跳到主要內容

精選

Kobo Forma Nia Libra2 長期使用心得報告

這篇文章分享我使用Kobo閱讀器的心得,先後買了3台閱讀器,Nia > Forma > Libra2,隨着時間更新追加內容。 Nia  kobo nia電子書在PChome買的特價2500元,樂天贈送600元的購書金,PChome再加碼送300元 (這筆購書金是限量的) ,所以等於我這一台電子書只花了1600 (如果沒收到PChome加碼就+300) 元。 下載了一些EPUB電子書,發現如果是開EPUB電子書的檔案會開很久,如果轉成KOBO EPUB( 方法參考這篇 )就會快非常多。 這一台的螢幕很小所以不適合拿來看pdf的檔案,pdf的字體會小到看不清楚。EPUB字體清楚,閱讀的時候非常輕鬆所以相對的看書的速度也變快了。 其他電子書平臺轉到KOBO Readmoo 讀墨,NO (無法轉到KOBO) Google Play 圖書,YES(可以轉EPUB再轉KOBO EPUB) 其他後續測試成功再報告 內建字型的問題 Kobo筑紫明朝 字體會掉字,可能這是屬於日文的字體,如果看的是繁體字的書,要選內建 文鼎明體 才不會掉字。我比較喜歡思源明體, 下載 之後放到KOBO nia的fonts資料夾就可以,有支援otf字型。 明體字型比較 思源明體 文鼎 明體  Kobo筑紫明朝 當機情況 目前遇到的情形,每次開 無罪之日 這本書的預覽閱讀就會當機。其他的書偶爾也會當,不常發生。 Kobo購書流程 Kobo購買電子書的步驟非常少,加上每天都有99元的促銷,一不小心就會買太多書。 第一次買書的時候會問你一次信用卡號碼,再來到Kobo網站選擇想買的書,按下立即購買。 再來到下一個頁面按下完成購買就結束了,電子書同步一下就可以馬上開始閱讀。 這麼精簡的步驟很可怕啊。就像<原子習慣>這本書提到,把阻力變小就很容易養成習慣。 想要養成看書習慣選擇Kobo電子閱讀器的確是一個好方法。 20220520 塞了幾十本書 以前就是很愛買書的人,常常逛個書展就買了一堆書回家,後來發現越堆越多,開始節制買書,改跟圖書館借書,跟圖書館借書也不錯,有還書的期限逼着自己趕快看完,但是有時候想再翻翻還要再去借一次。現在買了電子閱讀器,的確和在電腦手機看電子書的感覺不一樣,一看就是幾個小時,可能是因爲電子閱讀器只能看書,沒有是讓人分心的APP。這幾天就一直想買書來看,沒多就就塞了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讀書心得

這本書是由史蒂芬·柯維 (Stephen R. Covey) 所著,是一本經典的自我成長和領導力書籍。它以七個重要的習慣為主題,教導讀者如何達到成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及在個人和專業生活中取得平衡。以下是我從這本書中獲得的心得體會:

  1. 主動積極 (Be Proactive):這個習慣教導我們要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者,而不是被動地隨波逐流。它提醒我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把錯誤歸咎於環境或他人。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反應,選擇積極的態度,並采取具有建設性的行動。這種心態不僅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還能激勵他人跟隨我們的積極範例。
  2. 以終爲始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這個習慣強調了目標的重要性。要成為高效能的人,我們必須明確知道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並將這些目標與我們的核心價值觀相一致。一旦我們有了明確的目標,就可以制定明智的計劃和行動,並確保我們的每一步都朝著實現目標的方向前進。
  3. 要事第一 (Put First Things First):這個習慣涉及到有效的時間管理。它鼓勵我們將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任務和目標中,而不是被琐碎的事情所分散。透過明確的優先順序和計劃,我們可以更加專注並更有效地完成工作。這也涉及到學會拒絕那些與我們的目標無關或不重要的事情,以便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
  4. 雙贏思維 (Think Win-Win):這個習慣是建立積極人際關係的基石。它告訴我們要尋求雙贏的解決方案,而不是進行零和遊戲。當我們與他人合作時,應該尋找讓雙方都受益的方式,從而建立持久且良好的合作夥伴關係。這種合作的態度不僅在個人關係中有益,而且在商業和領導層面上也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5. 知彼解己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這個習慣教導我們要成為優秀的聆聽者。當我們傾聽他人時,不僅要注意他們的言語,還要理解他們的動機、感受和需求。透過同理心和真誠的興趣,我們可以建立更深厚的人際關係,增進與他人的溝通。這種理解他人的能力也是有效解決衝突和達成共識的關鍵。
  6. 統合綜效 (Synergize):這個習慣鼓勵我們發揮團隊的力量。當不同的人才和觀點聚集在一起時,能夠產生創造性的想法和解決方案。這種協作和共榮的精神不僅能在團隊工作中帶來成功,還能在組織和社區層面上帶來更大的成就。
  7. 不斷更新 (Sharpen the Saw):這個習慣強調身心靈的平衡和持續學習。要成為高效能的人,我們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識。這意味著要持續學習新知識、保持身體健康、培養心靈智慧。只有保持身心的健康和平衡,我們才能在長期的工作和生活中保持高效能。

總的來說,這本書的七個習慣是一個全面的框架,幫助我們建立成功的個人和專業生活。它提醒我們要掌握自己的選擇權,專注於目標,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時不斷自我成長和進步。我相信這些習慣不僅適用於個人,還適用於領導者和組織,幫助他們成為更高效能和更有影響力的力量。這本書給予了我很多啟示,並激勵我在自己的生活中持續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