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精選

Kobo Forma Nia Libra2 長期使用心得報告

這篇文章分享我使用Kobo閱讀器的心得,先後買了3台閱讀器,Nia > Forma > Libra2,隨着時間更新追加內容。 Nia  kobo nia電子書在PChome買的特價2500元,樂天贈送600元的購書金,PChome再加碼送300元 (這筆購書金是限量的) ,所以等於我這一台電子書只花了1600 (如果沒收到PChome加碼就+300) 元。 下載了一些EPUB電子書,發現如果是開EPUB電子書的檔案會開很久,如果轉成KOBO EPUB( 方法參考這篇 )就會快非常多。 這一台的螢幕很小所以不適合拿來看pdf的檔案,pdf的字體會小到看不清楚。EPUB字體清楚,閱讀的時候非常輕鬆所以相對的看書的速度也變快了。 其他電子書平臺轉到KOBO Readmoo 讀墨,NO (無法轉到KOBO) Google Play 圖書,YES(可以轉EPUB再轉KOBO EPUB) 其他後續測試成功再報告 內建字型的問題 Kobo筑紫明朝 字體會掉字,可能這是屬於日文的字體,如果看的是繁體字的書,要選內建 文鼎明體 才不會掉字。我比較喜歡思源明體, 下載 之後放到KOBO nia的fonts資料夾就可以,有支援otf字型。 明體字型比較 思源明體 文鼎 明體  Kobo筑紫明朝 當機情況 目前遇到的情形,每次開 無罪之日 這本書的預覽閱讀就會當機。其他的書偶爾也會當,不常發生。 Kobo購書流程 Kobo購買電子書的步驟非常少,加上每天都有99元的促銷,一不小心就會買太多書。 第一次買書的時候會問你一次信用卡號碼,再來到Kobo網站選擇想買的書,按下立即購買。 再來到下一個頁面按下完成購買就結束了,電子書同步一下就可以馬上開始閱讀。 這麼精簡的步驟很可怕啊。就像<原子習慣>這本書提到,把阻力變小就很容易養成習慣。 想要養成看書習慣選擇Kobo電子閱讀器的確是一個好方法。 20220520 塞了幾十本書 以前就是很愛買書的人,常常逛個書展就買了一堆書回家,後來發現越堆越多,開始節制買書,改跟圖書館借書,跟圖書館借書也不錯,有還書的期限逼着自己趕快看完,但是有時候想再翻翻還要再去借一次。現在買了電子閱讀器,的確和在電腦手機看電子書的感覺不一樣,一看就是幾個小時,可能是因爲電子閱讀器只能看書,沒有是讓人分心的APP。這幾天就一直想買書來看,沒多就就塞了

17.3吋筆電螢幕DIY隨身外接螢幕

 我有一台在2017年算是高規格的17吋電競筆電,Intel i7 CPU、GTX 1070 顯卡,比較特別的是螢幕是4K的,這台在多年的摧殘之後已經有幾個按鍵無作用,玩遊戲也頻頻當機,只好另外買了一台電競筆電取代之。

丟棄之前把一些重要零件拆了,如果之後有其他用途可以省下一筆錢。拆下的螢幕面板打算做成筆電的外接螢幕,最好是免外接電源的Thunderblot一線通外接螢幕。


在面板的背面可以查到型號爲B173ZAN01.0


網上查到的資訊如下:

Brand: AUO
Size: 17.3
Dimension: 15.75 x 9.25
Resolution: UHD
Pixels: 3840 x 2160
Type: LED
Backlight Lamp: DIODE
Pin Conncetion: 40 Pins
Side: Bottom Left
Finish: Matte/Glossy write in checkout note. Avoid RMA Fees.
Condition: NEW
Commodity: Non Touch Screen
Technology: IPS 4K, Non Touch
Category: 4K Laptop Screens
Dead Pixel Policy: In Accordance with ISO 13406-2 norm.
Source: Factory Direct
Packaging: Fragile Customized Package
Compatibility: 101% OEM Compatible

改裝成外接螢幕需要一個驅動控制版 ,淘寶上的產品會比較新款且便宜,重點是便宜,否則跟直接買一台外接螢幕有何不同。淘寶的驅動板樣式非常多,選購的時候注意連接頭的規格,別買錯,像我這台是eDP 40 pins 接頭。下單的時候淘寶賣家還提醒我少買了eDP連接線,所以整個完整的改裝配件需要:

  1. 一線通eDP 4K驅動板
  2. eDP連接線(連接面板到驅動板)
  3. 驅動板按鈕&連接線
  4. 螢幕外殼
下單之後大約一個禮拜寄到了,包裝的非常好,但是泡泡袋有一股很濃的味道,很像藍染或是塑化劑的味道。

背板

面板外框

附贈一包特規螺絲

控制按鈕

MStar晨星MST98A1Q1驅動板,已經接上eDP連接線和控制按鈕

附贈的貼布
裝上外殼之前先把線都接好,順便測試一下連接到電腦之後能不能正常顯示,免得有問題又必須再拆一次。
由於外框剛好緊貼著面板,所以螢幕上面的兩支耳朵必須鋸掉才裝的下去。


撕下外框的雙面膠隔離層,貼上面板並用螺絲鎖上驅動板和按鍵,外殼上有孔洞直接對準就可以,非常方便。

然後把線避開螺絲孔,用附贈的貼布貼妥。闔上外殼再鎖上外框四邊的螺絲。

接上筆電變成延伸的第二螢幕,一開始怎麼接都沒反映,猜想是不是線的問題,特別去買一條Type-C線,店員告訴我這條線有人當場測試過連接外接隨身螢幕沒問題,果然我買來接上之後也正常顯示了。店員告訴我選擇的時候要選擇有標示100W、10Gbps和4K的線。



留言

熱門文章